教育教学论坛----“精品课程”建设与“卓越人才
发布时间:2017-11-22 16:36 来源:未知 点击:
教育教学论坛收录论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结合模式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简称“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主体是高校大学生和教师,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学习者。“精品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目标是培养一批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各类型卓越工程师,其教学特点是注重实践教学,一般采用“3: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时间达到3:1。根据“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迫切需要解决由于实践教学时间增加而造成理论知识学习时间缩短的矛盾问题,发挥“精品课程”在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此矛盾。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普遍目标和实现途径
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课程体系各具特色,但“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涵和普遍目标是统一的,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建设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在此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整合和精选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和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以《选矿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例,为建设上述目标,采取以下三个措施:①由学科带头人牵头,教务处专家咨询组、专业学科高级职称教师和现场专家共同参与设计课程体系,将《选矿学》理论课程由原来的《重力选矿》和《浮游选矿》,改名为《矿物加工学1》和《矿物加工学2》,其目的是为了扩展课程知识面,分别增加了8个学时的磁选、电选内容和10个学时化学选矿内容;②根据新的理论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将原有《重力选矿》和《浮游选矿》的课内实验取消,增设《矿物加工实验技术1》和《矿物加工实验技术2》两门实验课程,增加了磁、电选和化学选矿的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积极拓展磁、电选和化学选矿方面的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指导和教学;③完善教学及课程考核方法,在传统的考核方法—课程结业考试、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听课、同行教师评价和领导干部督导听课的基础上,新增受益方(学生)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法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的方法,形成完整的评价链,并及时有效的将反馈信息用于课程体系持续性建设中,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
2.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优化师资结构。开展“课程教学小组”的教学模式,即一门课程由一位资历较深的教师负责,按1:2的比例配备助课教师,最终做到一门课程有2~3位教师可以独立承担,本方法的实施可以保证形成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同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了适应课程的高要求,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教师,并在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方面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形成一个稳定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3.发挥“精品课程”的样板示范作用,带动专业其它课程建设。充分发挥《选矿学》“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专业其它课程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在专业的其它课程中增加磁、电选和化学选矿相关知识,所有课程均开展“课程教学小组”的教学模式、均实施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法;安排企业专业技术兼职教师参与多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
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内容与特点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在遵循传统工科教育的基础上,又针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多项改革措施。
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现标准为目标;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时的比重明显提高,突出课程的“工程”性,同时注意知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注重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和系统性及整体性,同时关注学科的交叉性,发挥多学科的优势。
2.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在传统课堂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引入形式多样的实践案例研究性学习方式,选拨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学习;精心挑选、编写和设计用于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案例和项目,并且这些问题、案例和项目要来源于工程实践或企业实际;用学生学习成果或作品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考核指标,完善考核评价方法。
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设计为主线、企业学习不间断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科研项目的作用,鼓励教师担任本科生科研实践导师,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三、“精品课程”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
1.发挥“精品课程”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作用。以矿物加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卓越班学生的第六、七学期有一半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企业工程实践,造成部分理论课程无法在校内学习完成,为了保证学习进度和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通常的教学安排是:主讲教师在正常的教学计划内给校内的非卓越班学生授课,在周六、周日去企业给卓越班集中授课。此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理论学习时间集中,教学效果不理想;多门课程集中安排,教学时间难协调;主讲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难保证。为了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充分把握学生在企业工程实践的有利时机,发挥“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优势,采取的教学安排是:学生白天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晚上安排2个学时的“精品课程”学习,“精品课程”都是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把理论知识、设备及研究成果以教学录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教学录像自学,达到校内课堂教学相同的效果。
2.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丰富“精品课程”内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教学工程,注重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和整体性建设,“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进,有利于“精品课程”的建设。以矿物加工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卓越班开创了在铜矿、铁矿的实习先例,撰写了非煤矿山实习指导书;通过企业科技实践,获得大量现场设备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可以用于“精品课程”的视频及网站制作;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广泛使用的实践案例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丰富了“精品课程”的教学手段;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锻炼了“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多层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并在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上给予支持,对兼职教师进行聘前培训和分类管理,形成稳定的校企“双导师”团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精选和丰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加强,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明显改善,形成一个稳定的、优化的师资队伍结构,对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建设,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3)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yxm0279。
作者简介:周伟(1986-),男,安徽合肥人,博士,安徽理工大学讲师,从事高等工程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J].大学教育科学,2010(2):91-95.
Organic combination mode of"excellent course"and"excellent talent training plan"
ZHOU Wei,ZHU Jin-bo,LIU Hai-zeng,LIU Ling-yun,QIU Yi-b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232001,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the"excellent resources sharing curriculum"and"excellent talent training program"can promote each other,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 organic combination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neral processing specialty of mineral processing i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hich is an exam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i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mineral processing,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mod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talent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urses of the common goals and approaches,and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raining plan of excellent talents,explor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oth promote each other;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ombina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problem and increase the time for practice of teach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ing time,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the 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the teaching content,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enrich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Key words:Excellent course;Talent training program;Curriculum system;Practice teaching;Combination mode
“精品课程”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模式
周伟,朱金波,刘海增,刘令云,邱轶兵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互相促进,迫切需要建立两者在建设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模式。本课题以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专业《选矿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矿物加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模式。通过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的普遍目标和实现途径,及剖析“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内容与特点,探索两者在建设过程互相促进的切入点;实践表明两者结合可有效解决实践教学时间增加而理论知识学习时间缩短的矛盾问题,有利于构建先进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周伟,朱金波,刘海增,刘令云,邱轶兵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关键词:精品课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结合模式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简称“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主体是高校大学生和教师,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学习者。“精品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目标是培养一批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各类型卓越工程师,其教学特点是注重实践教学,一般采用“3: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时间达到3:1。根据“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迫切需要解决由于实践教学时间增加而造成理论知识学习时间缩短的矛盾问题,发挥“精品课程”在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此矛盾。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普遍目标和实现途径
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课程体系各具特色,但“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涵和普遍目标是统一的,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建设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在此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整合和精选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和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以《选矿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例,为建设上述目标,采取以下三个措施:①由学科带头人牵头,教务处专家咨询组、专业学科高级职称教师和现场专家共同参与设计课程体系,将《选矿学》理论课程由原来的《重力选矿》和《浮游选矿》,改名为《矿物加工学1》和《矿物加工学2》,其目的是为了扩展课程知识面,分别增加了8个学时的磁选、电选内容和10个学时化学选矿内容;②根据新的理论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将原有《重力选矿》和《浮游选矿》的课内实验取消,增设《矿物加工实验技术1》和《矿物加工实验技术2》两门实验课程,增加了磁、电选和化学选矿的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积极拓展磁、电选和化学选矿方面的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指导和教学;③完善教学及课程考核方法,在传统的考核方法—课程结业考试、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听课、同行教师评价和领导干部督导听课的基础上,新增受益方(学生)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法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的方法,形成完整的评价链,并及时有效的将反馈信息用于课程体系持续性建设中,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
2.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优化师资结构。开展“课程教学小组”的教学模式,即一门课程由一位资历较深的教师负责,按1:2的比例配备助课教师,最终做到一门课程有2~3位教师可以独立承担,本方法的实施可以保证形成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同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了适应课程的高要求,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教师,并在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方面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形成一个稳定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3.发挥“精品课程”的样板示范作用,带动专业其它课程建设。充分发挥《选矿学》“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专业其它课程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在专业的其它课程中增加磁、电选和化学选矿相关知识,所有课程均开展“课程教学小组”的教学模式、均实施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表法;安排企业专业技术兼职教师参与多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
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内容与特点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在遵循传统工科教育的基础上,又针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多项改革措施。
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现标准为目标;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时的比重明显提高,突出课程的“工程”性,同时注意知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注重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和系统性及整体性,同时关注学科的交叉性,发挥多学科的优势。
2.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在传统课堂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引入形式多样的实践案例研究性学习方式,选拨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学习;精心挑选、编写和设计用于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案例和项目,并且这些问题、案例和项目要来源于工程实践或企业实际;用学生学习成果或作品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考核指标,完善考核评价方法。
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设计为主线、企业学习不间断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科研项目的作用,鼓励教师担任本科生科研实践导师,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三、“精品课程”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
1.发挥“精品课程”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作用。以矿物加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卓越班学生的第六、七学期有一半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企业工程实践,造成部分理论课程无法在校内学习完成,为了保证学习进度和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通常的教学安排是:主讲教师在正常的教学计划内给校内的非卓越班学生授课,在周六、周日去企业给卓越班集中授课。此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理论学习时间集中,教学效果不理想;多门课程集中安排,教学时间难协调;主讲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难保证。为了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充分把握学生在企业工程实践的有利时机,发挥“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优势,采取的教学安排是:学生白天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晚上安排2个学时的“精品课程”学习,“精品课程”都是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把理论知识、设备及研究成果以教学录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教学录像自学,达到校内课堂教学相同的效果。
2.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丰富“精品课程”内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教学工程,注重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和整体性建设,“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进,有利于“精品课程”的建设。以矿物加工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卓越班开创了在铜矿、铁矿的实习先例,撰写了非煤矿山实习指导书;通过企业科技实践,获得大量现场设备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可以用于“精品课程”的视频及网站制作;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广泛使用的实践案例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丰富了“精品课程”的教学手段;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锻炼了“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多层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并在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上给予支持,对兼职教师进行聘前培训和分类管理,形成稳定的校企“双导师”团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精选和丰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加强,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明显改善,形成一个稳定的、优化的师资队伍结构,对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建设,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3)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yxm0279。
作者简介:周伟(1986-),男,安徽合肥人,博士,安徽理工大学讲师,从事高等工程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J].大学教育科学,2010(2):91-95.
Organic combination mode of"excellent course"and"excellent talent training plan"
ZHOU Wei,ZHU Jin-bo,LIU Hai-zeng,LIU Ling-yun,QIU Yi-b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232001,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the"excellent resources sharing curriculum"and"excellent talent training program"can promote each other,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 organic combination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neral processing specialty of mineral processing i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hich is an exam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i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mineral processing,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mod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talent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urses of the common goals and approaches,and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raining plan of excellent talents,explor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oth promote each other;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ombina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problem and increase the time for practice of teach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ing time,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the 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the teaching content,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enrich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Key words:Excellent course;Talent training program;Curriculum system;Practice teaching;Combination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