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安全工程“卓越计划”本科生高
发布时间:2017-11-06 15:09 来源:未知 点击:
教育教学论坛收录优秀文章
安全工程“卓越计划”本科生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供需矛盾与改进
韦善阳1,张松峰2,韦负3,覃杏湘4,郑功勋1
(1.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河北三河 065201;3.广西民族大学附中,广西南宁 530022;4.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初级中学,广西河池 547000)
摘 要:结合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的特点和实际,从知识结构、工程能力、工程素质三方面探讨高校制定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卓越计划”的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出在知识结构方面高校的人文知识培养远远超过企业的需求,在工程能力方面基本一致,而企业的工程素质需求普遍高出高校的培养现状。为了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顺利实现培养目标,需要高校和企业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入的合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和完善“卓越计划”更有效的实施。
关键词:卓越计划;安全工程;企业需求
一、绪论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之一,符合市场和企业对人才需求,具有重大的教育和工程实践意义。较之德国、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工程师教育,我国“卓越计划”启动较晚,面临和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探索适应我国的工程教育,减小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还处在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力,具体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企业存在不适应;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学生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掌握不牢固;缺少综合的培训实践基地,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学校教师结构的不合理等。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体系,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高校的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供求关系的共同点和矛盾之处,以便更好的培养更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与企业需求调查分析
依据“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基本要求,即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毕业时应该符合的11条通用标准,从知识结构、工程能力、工程素质三方面制定了符合学校和企业的调查问卷。由于“卓越计划”刚实施不久,目前的毕业生较少,而企业对于“卓越计划”的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和认可都还在探索阶段,因此调查问卷的结果是基于工程实践需要的理性分析和工程实践基础制定。依据统计的高校教师和“卓越计划”三年级学生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反馈回来的答案进行分析,综合比较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别。
1.知识结构研究。①人文知识分析。人文知识是工程师基本素养的体现,通过以马克思哲学、文学、历史、法律、心理学等为基础的调查可知,就心理学而言,企业较之高校高出69%,说明企业更加注重学生心理知识的掌握,换言之,高校对学生心理知识的培养,远远没有达到企业的需求,应当更加注重此部分知识的掌握;而马克思哲学、历史知识的教育,学校重视的程度大大超过企业的认同;法律方面企业也超过学校22%。由此可知,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和关怀的培养,企业更多的是倾向于实用性,适用性。
图1.人文知识校企供需对比图
②基础专业知识分析。安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各个领域,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经调查统计显示,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基本平衡,各项比重基本相当,学校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基本一致(见图2)。其中程序编制、爆破安全技术在供需上存在不一致,说明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知识的掌握。
图2专业知识校企供需对比图
2.工程能力研究。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更加注重的是理论和技术的培养,而企业主要看中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显然,专业技能成为大多数企业招聘员工的重要标准之一,专业技能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专业技能对自己的重要性,通过熟练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提高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让自己处在不败之地。随着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专业技能的高低,学习能力的强弱,辨别问题的敏锐力,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品行道德的优劣等都新世纪大学毕业生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实现的理想和价值。从学校和企业分别表现的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本科)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需求来看,可以得出学校比较重视基本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而企业最为看重的是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品质等,属于需要实干人才。
3.工程素质研究。由于工程素质的展现需要时间的考验,目前毕业的“卓越学生”的素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调查表的统计分析知,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对所有素质的认同度都在50%以上,但企业明显的高于这一比例,说明企业更迫切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专家,这一点上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仅需要在高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更注重的是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办好事情的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企业人才需求导向对于“卓越计划”也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各自吸取对方的优点,为更好的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工程师献上一份力量。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高校联合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第一、企业要对人才的引进提出侧重点,有利于形成本企业的人才特色,给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也指明了方向,减少了高校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更好的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第二建立人才在企业的再次培养机制,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每个人擅长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对他们再次进行培训。第三,企业主动联合高校,培养专门人才,为了做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企业可以主动向高校提出自己需求,这不仅解决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的再次培养大学生减少了成本。
三、校、企改进
需要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的企业一般是国企或者大型企业,为了更好地应用人才,企业可以转变自身角色,从被动接受已经毕业的学生转变为主动联合高校一起培养需要的人才,可以做到量身定制。这样的融合是双方都有利的结果,一方面企业有学校为其培养人才,省钱省力效果还好。高校方面是获得了社会的支持,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这样毕业的学生才是社会的精英,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具体做法可以是:
1.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标准。培养标准的制定根据学校和企业的特点,做到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思路进行。培养标准的提出,一方面要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制定培养标准,然后联合企业的力量把标准细化,而且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特别方向,做到操作性高,实用性强,接受性快,做到各个课程和教学的环环相衔接,以便更好的制定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标准。
2.加强校、企理论和实践的合作。首先学校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然后企业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校企之间要多构建不同的培养平台,比如学校可以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国际联合合作机制等。学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事业单位,还要积极的和国外的具有“卓越计划”成功的学校开展联合培养。学习和分析国外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成果,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学校的培养方案,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3.改善师资队伍构成。为了促使学校更好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学校要合理的配置师资队伍,要求授课的老师具备相应的工程背景和专业的技术能力,并且任课老师还要通过学校的公开遴选。另外引进企业的高管和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校外教师,每学期给学生讲企业或者是社会正在发生的变革,使学生的理论更好地联系社会。
4.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的课程体系与实际工程问题密不可分,回归工程问题,体现出企业的需求。为了更好的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一要强调科学基础的重要性,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尝试把更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改变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态度,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第二由单一的本校培养发展校校、校企联合培养。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为企业提供所需要人才,企业也要为高校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各个学校之间经常进行培养方案的交流,逐渐提高对卓越工程师的标准的认识。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和关怀的培养,企业更多的是倾向于实用性,适用性。
2.高校培养的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还停留在通才的水平,还未能真正实现“卓越”的跨越。
3.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主要是学校的责任和工作,但是企业也可以从自身的需要出发,积极主动的联合高校共同培养符合本行业需要的人才。
4.通过加强校企理论和实践的合作、改善师资队伍构成、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合理的培养机制,将有利于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韦善阳(1983.3-),男,壮族,广西河池市人,讲师/博士,贵州大学矿业学院,主要进行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5-18.
[2]胡洋,朱锴,朱建芳.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2):67-69.
[3]刘国兴,马辉,李季.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回顾分析[C].第27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9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361-365.
[4]张晓报.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J].高等教育管理,2013,7(6),24-30.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在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6]叶树江,吴彪,李丹.论"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0-112.
[7]徐新成,朱建军,赵春锋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训练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23-226.
[8]朱锴,朱建芳,张跃兵.坚持安全科技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C].第27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9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35-238.
[9]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79
[10]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2(12),71-74.
安全工程“卓越计划”本科生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供需矛盾与改进
韦善阳1,张松峰2,韦负3,覃杏湘4,郑功勋1
(1.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河北三河 065201;3.广西民族大学附中,广西南宁 530022;4.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初级中学,广西河池 547000)
摘 要:结合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的特点和实际,从知识结构、工程能力、工程素质三方面探讨高校制定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卓越计划”的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出在知识结构方面高校的人文知识培养远远超过企业的需求,在工程能力方面基本一致,而企业的工程素质需求普遍高出高校的培养现状。为了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顺利实现培养目标,需要高校和企业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入的合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和完善“卓越计划”更有效的实施。
关键词:卓越计划;安全工程;企业需求
一、绪论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之一,符合市场和企业对人才需求,具有重大的教育和工程实践意义。较之德国、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工程师教育,我国“卓越计划”启动较晚,面临和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探索适应我国的工程教育,减小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还处在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力,具体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企业存在不适应;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学生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掌握不牢固;缺少综合的培训实践基地,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学校教师结构的不合理等。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体系,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高校的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供求关系的共同点和矛盾之处,以便更好的培养更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与企业需求调查分析
依据“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基本要求,即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毕业时应该符合的11条通用标准,从知识结构、工程能力、工程素质三方面制定了符合学校和企业的调查问卷。由于“卓越计划”刚实施不久,目前的毕业生较少,而企业对于“卓越计划”的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和认可都还在探索阶段,因此调查问卷的结果是基于工程实践需要的理性分析和工程实践基础制定。依据统计的高校教师和“卓越计划”三年级学生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反馈回来的答案进行分析,综合比较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别。
1.知识结构研究。①人文知识分析。人文知识是工程师基本素养的体现,通过以马克思哲学、文学、历史、法律、心理学等为基础的调查可知,就心理学而言,企业较之高校高出69%,说明企业更加注重学生心理知识的掌握,换言之,高校对学生心理知识的培养,远远没有达到企业的需求,应当更加注重此部分知识的掌握;而马克思哲学、历史知识的教育,学校重视的程度大大超过企业的认同;法律方面企业也超过学校22%。由此可知,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和关怀的培养,企业更多的是倾向于实用性,适用性。
图1.人文知识校企供需对比图
②基础专业知识分析。安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各个领域,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经调查统计显示,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基本平衡,各项比重基本相当,学校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基本一致(见图2)。其中程序编制、爆破安全技术在供需上存在不一致,说明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知识的掌握。
图2专业知识校企供需对比图
2.工程能力研究。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更加注重的是理论和技术的培养,而企业主要看中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显然,专业技能成为大多数企业招聘员工的重要标准之一,专业技能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专业技能对自己的重要性,通过熟练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提高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让自己处在不败之地。随着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专业技能的高低,学习能力的强弱,辨别问题的敏锐力,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品行道德的优劣等都新世纪大学毕业生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实现的理想和价值。从学校和企业分别表现的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本科)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需求来看,可以得出学校比较重视基本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而企业最为看重的是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品质等,属于需要实干人才。
3.工程素质研究。由于工程素质的展现需要时间的考验,目前毕业的“卓越学生”的素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调查表的统计分析知,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对所有素质的认同度都在50%以上,但企业明显的高于这一比例,说明企业更迫切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专家,这一点上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仅需要在高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更注重的是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办好事情的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企业人才需求导向对于“卓越计划”也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各自吸取对方的优点,为更好的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工程师献上一份力量。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高校联合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第一、企业要对人才的引进提出侧重点,有利于形成本企业的人才特色,给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也指明了方向,减少了高校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更好的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第二建立人才在企业的再次培养机制,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每个人擅长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对他们再次进行培训。第三,企业主动联合高校,培养专门人才,为了做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企业可以主动向高校提出自己需求,这不仅解决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的再次培养大学生减少了成本。
三、校、企改进
需要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的企业一般是国企或者大型企业,为了更好地应用人才,企业可以转变自身角色,从被动接受已经毕业的学生转变为主动联合高校一起培养需要的人才,可以做到量身定制。这样的融合是双方都有利的结果,一方面企业有学校为其培养人才,省钱省力效果还好。高校方面是获得了社会的支持,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这样毕业的学生才是社会的精英,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具体做法可以是:
1.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标准。培养标准的制定根据学校和企业的特点,做到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思路进行。培养标准的提出,一方面要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制定培养标准,然后联合企业的力量把标准细化,而且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特别方向,做到操作性高,实用性强,接受性快,做到各个课程和教学的环环相衔接,以便更好的制定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标准。
2.加强校、企理论和实践的合作。首先学校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然后企业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校企之间要多构建不同的培养平台,比如学校可以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国际联合合作机制等。学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事业单位,还要积极的和国外的具有“卓越计划”成功的学校开展联合培养。学习和分析国外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成果,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学校的培养方案,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3.改善师资队伍构成。为了促使学校更好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学校要合理的配置师资队伍,要求授课的老师具备相应的工程背景和专业的技术能力,并且任课老师还要通过学校的公开遴选。另外引进企业的高管和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校外教师,每学期给学生讲企业或者是社会正在发生的变革,使学生的理论更好地联系社会。
4.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的课程体系与实际工程问题密不可分,回归工程问题,体现出企业的需求。为了更好的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一要强调科学基础的重要性,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尝试把更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改变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态度,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第二由单一的本校培养发展校校、校企联合培养。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为企业提供所需要人才,企业也要为高校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各个学校之间经常进行培养方案的交流,逐渐提高对卓越工程师的标准的认识。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和关怀的培养,企业更多的是倾向于实用性,适用性。
2.高校培养的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还停留在通才的水平,还未能真正实现“卓越”的跨越。
3.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主要是学校的责任和工作,但是企业也可以从自身的需要出发,积极主动的联合高校共同培养符合本行业需要的人才。
4.通过加强校企理论和实践的合作、改善师资队伍构成、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合理的培养机制,将有利于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韦善阳(1983.3-),男,壮族,广西河池市人,讲师/博士,贵州大学矿业学院,主要进行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5-18.
[2]胡洋,朱锴,朱建芳.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2):67-69.
[3]刘国兴,马辉,李季.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回顾分析[C].第27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9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361-365.
[4]张晓报.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J].高等教育管理,2013,7(6),24-30.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在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6]叶树江,吴彪,李丹.论"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0-112.
[7]徐新成,朱建军,赵春锋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训练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23-226.
[8]朱锴,朱建芳,张跃兵.坚持安全科技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C].第27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9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35-238.
[9]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79
[10]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2(12),71-74.
The contradi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 between undergraduate training and enterprise demand in safety engineering"outstanding Engineers plan"
WEI Shan-yang1,ZHANG Song-feng2,WEI Fu3,QIN Xing-xiang4,ZHENG Gong-xun1
(1.Mining college, 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2.College of Safety Engineering,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anhe Hebei 065201,China;3.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Guangxi 530022,China;4.The sixth Junior Middle school of Jin Cheng jiang District,Hechi Guangxi 547000,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and reality of safety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we discussed the contradictions of safety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Excellence plan"training and enterprise demand from the knowledge structure,engineering capacit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umanistic knowledge cultivation of the university is far more than the demand of the enterprise,and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basically the same,and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demand of the enterprise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iversity.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afety engineer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pla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large-scale cooperation,to achieve the perfect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to find a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and thus promote and improve the"outstanding Engineers plan"mo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Key word:Outstanding Engineers plan;Safety engineering;Enterprise 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