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 收稿信箱:jyjxltzzsbj@163.com
  • 联系电话:0311-87760743
  • 微信同号:13931850287
  • 收录网站:武大核心、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龙源期刊网、超星期刊网、博看网
  • 网  址:www.jyjxltgw.com

主办单位

Organizer

图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鉴赏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

发布时间:2014-02-20 10:06 来源:未知  点击: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
唐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在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构筑开放的教学体系、培养自主学习模式及构建多层次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课堂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改革,还原“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本质,以期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固体废物;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也是传统的环境工程中“三废”治理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环境学科都开设了此课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环境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目前该门课程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方法逐渐凸显出许多问题,亟待有益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体系封闭。在目前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体系仍主要以教材讲授-学生完成作业-考试三大部分构成,教学体系较为封闭。并且,随着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在电子废物、污水污泥、建筑垃圾和农业废物等方面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出现更新较慢、内容涵盖不够全面等问题,逐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并且,在这种封闭的教学体系中,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主观能动性较差。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应充分考虑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更新充实,对在其他课程中已经详细讲解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精简或弱化,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学学时,保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已意识这个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补充,但是仍需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
2.教学方法单一。现在的教学活动基本上还是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此外,本校环境专业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置在第五、六学期,许多学生即将面对考研、毕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为重要。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也进行过一些改进,比如选择主题开展课题小组讨论,每次课的前10分钟对上次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或对留下的问题进行讨论等。但是改革力度还不够,学生仍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3.课程考核方式陈旧。目前,课程考核以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并且以考试成绩为主,课程考核体系传统的考核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过分追求理论,实践方面重视不够,体现不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只注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因此,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必要。综上所述,目前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问题,在课堂上最主要的表现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互动效果不好,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不足,主观能动性较差,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的环保工作人才的要求,因此对于改革的要求尤为迫切。
  • 教学改革的实施
1.构筑更为开放的教学体系。传统的教学体系主要以教材讲授-学生完成作业-考试三大部分构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动的接受课堂和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体系较为封闭。构筑开放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主动的查阅教学资源和参考文献,实现知识的的建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修一门课程扩展成对一个学科的研学。①开设专题。在教学过程中开设相关的专题内容(电子垃圾、生物质、医疗废物、水厂污泥、建筑垃圾),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课后阅读参考资料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②将网络资源与教学结合。将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师生平等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交流,在做中学;此外,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如微博、电子邮件、飞信等),对课堂进行延伸和扩展,引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③科研促进教学。教学过程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谐自然的融入于讲解中,通过分析,让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讨论,从而得到启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告知,而是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让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讨论,从而得到启示。例如,在讲述有机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时,引导学生对厌氧发酵的机理进行分析,让学生发现其产物的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让学生发现厌氧发酵还可以产氢气,进而对产氢的条件进一步进行引申讨论,层层推进,将传统的厌氧发酵和新兴的厌氧产氢内容有机结合。④探索现场教学。在理论基础讲解的同时,结合实际的生产现场实施教学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沟通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课堂搬到现场,教学由灌输变成互动,现场素材变成教材。
2.培养自主学习模式。①问题讨论式教学。通过教学设计,发现问题、组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启发他们进行学习,有的结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得出,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设置非常关键,问题的本身最好具有知识的连贯性和引导性,并且通过教学设计,最好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而不是教师单纯的提出问题,因为只有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更有探索的兴趣。②进行课程论文的写作。在课程教学中,选定主题(可以是一个题目,或是一个范围,由学生自主命题),通过布置课程论文的写作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增强学生自学能力。课程论文的考核通过答辩的方式进行,学生制作相应的PPT 开展交流,由教师评定和学生互评得到最终成绩。③案例式教学。目前固废污染的一些热点问题,结合课程内容,形成本课程的案例资料。通过对案例的导读,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鼓励学生的质疑和辩论,在一次次的辩论和质疑中,得到最终的启示。
3.多层次课程评价体系。在教学改革实际过程中,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细化,由以前的单一考试考核方式扩展为最终考核(期末考试)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层次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的比例分别为:期末考核成绩占40%,平时考核成绩(上课考勤、提问、作业、资料查询反馈)占30%,实践考核成绩(课题讨论、答辩提问和论文)占30%。新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过程性评价成绩占到了60%。
三、结语
通过构筑开放的教学体系、培养自主学习模式及构建多层次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堂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改革,让学生课内课外“忙”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实现“学”为中心,“引导”为手段的教学方式,还原“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本质,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项目资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学模式改革项目(ZX120105318038)
参考文献
[1]宁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盛广宏,郭丽娜,张新喜.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的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9,6:67-71.
[3]赵如金.“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8(18):48.

版权所有:河北省教育厅 承办方:河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联盟路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7760743     13931850287         邮箱:jyjxltzzsbj@163.com(收稿专用)

冀ICP备14014873号-4 教育教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