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21年6月26期
发布时间:2021-09-16 16:06 来源:未知 点击:
特别关注
大学生校园文化育人载体探究——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为例 宋致远;王轩;马紫威;1-4
新工科下“设计程序与方法”跨学科重构与实践 朱燕丛;刘伟;吕雅茹;曲延瑞;5-8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电磁场”数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吕殿利;王志华;张惠娟;9-12
专题研讨
批判性思维培养导向的项目学习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建议 覃基笙;李璐;杨晓霞;周雯;谭姣连;13-16
《中医药法》助力中医师职业教育发展的完善路径 李敬;陈汇汇;王瑶;黄静怡;17-20
日语实证实验分析对日语教学的指导意义——以“中国人日语结构歧义句的韵律特征实验”分析为例 周钰;21-24
面向2035新一代现场工程师实践平台建设 李俊;张水潮;温小栋;25-28
“职教二十条”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黄恋;29-32
STEM项目合作学习观察研究 王勇;顾凌云;周勇;33-36
教改创新
“以学促教”的目标性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模式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刘缙;37-40
“半导体可靠性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任敏;高巍;张波;41-44
民族高校民族体育教学改革、传承、发展的思考——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 倪东业;万利;胡庆华;45-48
基于“金课”建设的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机制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周月;49-52
面向工程教育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改革——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宁会峰;53-55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实验改革 史勇;王利辉;56-59
基于OBE理念的矿物岩石学课程教改研究 温淑女;白令安;王葆华;杨锋;60-63
林学专业大学生“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的教改探索 谢贤安;范晓宁;陈祖静;陈辉;唐明;64-67
“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创新及实施研究 刘黎明;李静;68-71
新时代“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石岩;郑国足;72-75
刍议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 陆秋;76-79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姜伟伟;80-83
探索与实践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遗传学教学实践 成中芹;朱玉芳;吴萍;84-87
“应用光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程湘爱;邢中阳;宁禹;许中杰;88-91
关于确定课程目标达成标准量化值的探索与实践 沈峰满;徐林;贾丽君;山珊;孟令浩;92-95
“产学研用”递进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张裕凤;王考;张惜伟;敖登高娃;郝润梅;96-99
行业高校特色专业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万明;郭西平;封彦;乔晓荷;张振方;100-103
“思创”融合 四级进阶——地方医学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李云凤;闵晓阳;彭海伦;104-107
WebGL在线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发模式探索 韦维;108-111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务”课程为例 陈彧;金鑫;李彬;112-116
教法研究
地球物理实践性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思考 马国庆;李丽丽;117-120
具有AI技术特征的人机工效学课程教学方法 曹晓东;庞丽萍;完颜笑如;121-124
“研讨式教学法”在研究生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以文艺学硕士专业课程为例 张海燕;125-128
“大气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 樊晋;张小玲;黄小娟;129-132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 唐素林;133-136
高职课程思政的内涵、问题和对策研究 王秀萍;王文勇;137-140
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高职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区块链金融应用”课程为例 朱晓婷;141-144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孙红连;145-148
学生教育
基于OBE理念的地质认识实习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以西南石油大学峨眉地质认识实习为例 杨西燕;范存辉;王浩铮;周翊;范翔宇;149-152
以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梁帮龙;刘倩楠;常昊婧;153-156
0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焦习燕;孙艳;王俊峰;孙慧;157-160
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建设现状及改进探析 李强;武狄;仝安琪;161-164
基于新媒体平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易班为例 闫红敏;165-168
全国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引领示范的对策研究 彭飞燕;169-17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路径思考 王伟强;巩冬阳;173-176
艺术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路径选择 周熠;177-180
“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郑文姣;181-184
校队合一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体育人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校队合一”办学纪实 丁世民;185-188
大学生校园文化育人载体探究——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为例 宋致远;王轩;马紫威;1-4
新工科下“设计程序与方法”跨学科重构与实践 朱燕丛;刘伟;吕雅茹;曲延瑞;5-8
新时代背景下“工程电磁场”数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吕殿利;王志华;张惠娟;9-12
专题研讨
批判性思维培养导向的项目学习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建议 覃基笙;李璐;杨晓霞;周雯;谭姣连;13-16
《中医药法》助力中医师职业教育发展的完善路径 李敬;陈汇汇;王瑶;黄静怡;17-20
日语实证实验分析对日语教学的指导意义——以“中国人日语结构歧义句的韵律特征实验”分析为例 周钰;21-24
面向2035新一代现场工程师实践平台建设 李俊;张水潮;温小栋;25-28
“职教二十条”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黄恋;29-32
STEM项目合作学习观察研究 王勇;顾凌云;周勇;33-36
教改创新
“以学促教”的目标性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模式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刘缙;37-40
“半导体可靠性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任敏;高巍;张波;41-44
民族高校民族体育教学改革、传承、发展的思考——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 倪东业;万利;胡庆华;45-48
基于“金课”建设的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机制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周月;49-52
面向工程教育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改革——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宁会峰;53-55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实验改革 史勇;王利辉;56-59
基于OBE理念的矿物岩石学课程教改研究 温淑女;白令安;王葆华;杨锋;60-63
林学专业大学生“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的教改探索 谢贤安;范晓宁;陈祖静;陈辉;唐明;64-67
“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创新及实施研究 刘黎明;李静;68-71
新时代“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石岩;郑国足;72-75
刍议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 陆秋;76-79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姜伟伟;80-83
探索与实践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遗传学教学实践 成中芹;朱玉芳;吴萍;84-87
“应用光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程湘爱;邢中阳;宁禹;许中杰;88-91
关于确定课程目标达成标准量化值的探索与实践 沈峰满;徐林;贾丽君;山珊;孟令浩;92-95
“产学研用”递进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张裕凤;王考;张惜伟;敖登高娃;郝润梅;96-99
行业高校特色专业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万明;郭西平;封彦;乔晓荷;张振方;100-103
“思创”融合 四级进阶——地方医学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李云凤;闵晓阳;彭海伦;104-107
WebGL在线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发模式探索 韦维;108-111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务”课程为例 陈彧;金鑫;李彬;112-116
教法研究
地球物理实践性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思考 马国庆;李丽丽;117-120
具有AI技术特征的人机工效学课程教学方法 曹晓东;庞丽萍;完颜笑如;121-124
“研讨式教学法”在研究生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以文艺学硕士专业课程为例 张海燕;125-128
“大气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 樊晋;张小玲;黄小娟;129-132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 唐素林;133-136
高职课程思政的内涵、问题和对策研究 王秀萍;王文勇;137-140
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高职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区块链金融应用”课程为例 朱晓婷;141-144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孙红连;145-148
学生教育
基于OBE理念的地质认识实习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以西南石油大学峨眉地质认识实习为例 杨西燕;范存辉;王浩铮;周翊;范翔宇;149-152
以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梁帮龙;刘倩楠;常昊婧;153-156
0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焦习燕;孙艳;王俊峰;孙慧;157-160
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建设现状及改进探析 李强;武狄;仝安琪;161-164
基于新媒体平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易班为例 闫红敏;165-168
全国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引领示范的对策研究 彭飞燕;169-17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路径思考 王伟强;巩冬阳;173-176
艺术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路径选择 周熠;177-180
“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郑文姣;181-184
校队合一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体育人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校队合一”办学纪实 丁世民;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