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0期
发布时间:2017-08-09 16:20 来源:未知 点击:
特别关注
从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谈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左明;刘妍;陈志平;1-2
论我国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朱晔;3-5
关于学生表现满意度以及影响学习因素的调研 徐昌彪;鲜永菊;张莉;6-9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大学教育办学模式探索 高鹏;10-11
科学管理
青年团干要打下“三型”烙印 兰勇;12-13
高校易班管理中的制度建设研究——以上海商学院为例 张娓娓;姚朝华;14-15
试析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叶萍;16-17
学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道德风险探讨 罗红辉;18-19
浅议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方法 彭永;20-21
教师建设
当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臧连方;22-23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文化视角 何登溢;孟思月;24-26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内勤工作能力 张连君;27-28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杨海峰;黄陈;王妲妲;29-30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 樊娅苹;杨明宏;吕静;31-32
职业教师如何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 倪志芬;33-34
学校与社会
基于市场需求的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涂远平;龚事引;于惠钧;35-36
学术资本主义下大学生常见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刘学才;37-38
家园合作组织的困境及对策 李雨柳;韦耀阳;39-40
校企深度合作与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对策 刘富豪;蒋汉军;张海涛;41-42
浅谈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以怀化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为例 钱莹晶;夏春华;43-44
浅谈职校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刚文娟;45-46
思想政治
新媒体境遇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多维建构 谭作强;47-48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刘晓林;谷雅琼;于惠钧;49-50
立德树人、科教结合 做好大学教育工作 史长亮;51-52
从央视《道德观察》看媒体如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田静;魏榛;53-54
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陈文君;55-56
学生教育
试论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反思及对策 贾超;57-58
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周冬婉;凃玲英;59-60
多途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李培琴;61-62
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韦金凌;韦丽林;63-64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袁瑛;65-66
专题研讨
国外问题导向学习法(PBL)的发展趋势分析 施应玲;孟雅儒;胡梦淇;67-69
ELF国际通用语英语对高职中外合作英语教学的启示 陆青亿;70-71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研究 于淑兰;72-73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实施情况调查与效果分析 聂忆华;钟新谷;74-75
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与课堂教学之比较 温建明;76-77
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洪树权;78-79
认知视角下英汉商务新闻标题中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蒋丽平;80-81
实验室背后的价值观——理工科学生的个案研究 卢晶晶;方喜红;82-83
英美语言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王成胜;84-85
医学教科书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朱秀芳;袁博翔;86-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人才战略的重要性 杨玉鹏;陈兵;田俊龙;89-91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某高校调查的Logistic回归实证 白蓝;92-94
吉林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状及特点研究 魏薇;赵润;95-96
我国部属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形成及效果分析 高宇;97-98
教改创新
统计学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张美娟;99-101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 陈国平;南余荣;闫翠萍;102-103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改革新思维 李祖喜;104-105
基于多学科融合进行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伍冯洁;黄文恺;106-107
基于cMOOC的高校虚拟地理环境教学模式改革 宋根鑫;翟石艳;潘少奇;108-110
案例教学法与《国际投资与信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铁山;贾莹;徐玲;111-112
“燃料与燃烧”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周松;113-11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范三红;李晨;115-116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实践课程改革研究 钟廷勇;杨珂;117-118
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徐鼎;李群;119-120
从激发学习动机探讨护校学生课堂教学改革 陈欣欣;王仙;121-122
地方工科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郑重;聂磊;123-124
“慕课”时代“锅炉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李芳芹;孙坚荣;李彦;125-126
基于CDIO认证背景下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秦庆东;伍玉娇;凌敏;127-128
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赵爱文;129-130
“照明工程”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周朕;131-132
基于DACUM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开发与改革 向楠;133-134
探索与实践
文科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社会学专业为例 罗大文;135-139
基于阶梯式项目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高宏伟;杨慧英;于洋;陈亮;宋建辉;140-142
“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韩艳铧;143-146
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魏春梅;147-148
关于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探讨 詹斌;逯一辰;郑莹;陈宇琨;149-150
EDA及FPGA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王凯;周德新;崔海青;151-152
基于加强创新能力的校企合作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邵阳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周东一;袁文华;石楚平;肖飚;153-154
基于多课程协同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马列;张瑛;王丽君;155-1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曾玩兰;157-158
中职“5+1”课堂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邱国声;159-160
教法研究
环境工程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为例 李洪枚;161-163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张君华;164-165
普通生物学实践教学探究 汪波;李文芬;颜亨梅;166-167
《数字图像处理》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陆铖;马蓁;168-169
计算机专业《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教学研究 何丽莉;胡成全;白洪涛;170-171
归纳法和演绎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赵丽;172-173
浅议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负功能及其消解对策 郭蕊;174-175
专题教学模式在“中国哲学史”课程中的运用 晋楠;176-177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等数学教学研究 潘洁;许峰;178-179
“模拟电子线路”中结合数学物理内容的教学方法探索 方贺男;陶志阔;180-181
《Spring+Struts+iBatis程序设计》课程的游戏案例教学法 林淑飞;182-184
将MATLAB引入重积分教学的探究 翟术英;185-186
儿童玩具包装文字设计方法研究 刘显菁;187-188
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探讨 罗建让;张媛;189-19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讨 袁运浩;葛洪伟;杨金龙;罗晓清;191-192
化教为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重庆北碚野外地质综合实习为例 冯明友;刘小洪;夏青松;193-194
统计学项目教学法应用与实施效果评价 吴振荣;袁海;195-196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白静;197-198
河北开放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以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双园”模式为例 许桂友;牛建丽;卢闽江;199-200
内燃机课程教学的去同质化思考与设计 张袁元;辛江慧;张雨;陈茹雯;刘国兵;201-203
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杨家兴;熊万民;204-205
案例教学法在保险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的运用与思考 刘妍;206-207
提高基层进修医师胎儿超声心动图教学效果的探讨 刘典美;邵伟光;208-209
课外兴趣小组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梁宇恩;张宪乐;210-211
教师观点
高校学生上网常见安全事故成因及对策 刘康富;杨丹妮;212-214
中德合作国际班《C语言程序设计》全英语教学心得 卢菁;徐伯庆;陈家琪;孙国强;215-216
机械类专业“测试技术”课程的国际化发展思考——吉林大学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测试课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王超飞;孙裕晶;杨建丽;陈小奇;217-220
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存在问题与成因探析 郭存亮;221-222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中的晶体缺陷 徐香;刘清芝;代辉;王强;223-224
探究影响高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习得效果的因素 徐思思;225-226
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与思考 焦国盈;裴苹汀;吴国云;庞进;李俊;227-228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 金子煜;229-230
“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之我见 刘恩栋;夏世斌;231-232
从一道例题谈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吕翠华;233-234
新形势下对中职教学的一些思考 张敏夫;235-237
职业教育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四阶段”培养体系及措施探讨 胡昌建;238-239
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何秀娥;240-241
基于信息能力的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研究 代晓岚;242-243
课证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创新——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孙银忠;张蕴;244-245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唐丽兰;246-248
协同创新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以汽修电子专业为例 杨燕;杨伟钧;陈援峰;249-250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曾武勇;251-252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识图》教学探究 张新虎;253-254
职高英语教学中的自信心培养 于英;255-256
AT89S52单片机在电子保险箱中的应用 郭能强;257-259
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王丽;260-261
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全过程量化考评探索 崔艳萍;张卫清;潘鲁萍;262-263
实验平台
近代物理实验对提高地方高校师范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研究 代清平;周勋;韦俊;264-265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特点、问题与对策研究 黄晓军;266-268
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曹燕;潘梅;陈天明;269-270
基础教育
高中语文活动课研究现状 宋鸿;271-272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初探 林琳;273-274
生物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刘劲松;275-276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巩固环节的作业设计问题 蔡晓程;277-278
多管齐下 培养儿童阅读兴趣 谢慧玲;279-280
探究农村小学生作文文本能力的提高 马善梅;281-282
游戏教学促进中班数学认知的行动研究 范艳红;283-284
从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谈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左明;刘妍;陈志平;1-2
论我国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朱晔;3-5
关于学生表现满意度以及影响学习因素的调研 徐昌彪;鲜永菊;张莉;6-9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大学教育办学模式探索 高鹏;10-11
科学管理
青年团干要打下“三型”烙印 兰勇;12-13
高校易班管理中的制度建设研究——以上海商学院为例 张娓娓;姚朝华;14-15
试析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叶萍;16-17
学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道德风险探讨 罗红辉;18-19
浅议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方法 彭永;20-21
教师建设
当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臧连方;22-23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文化视角 何登溢;孟思月;24-26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内勤工作能力 张连君;27-28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杨海峰;黄陈;王妲妲;29-30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 樊娅苹;杨明宏;吕静;31-32
职业教师如何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 倪志芬;33-34
学校与社会
基于市场需求的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涂远平;龚事引;于惠钧;35-36
学术资本主义下大学生常见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刘学才;37-38
家园合作组织的困境及对策 李雨柳;韦耀阳;39-40
校企深度合作与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对策 刘富豪;蒋汉军;张海涛;41-42
浅谈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以怀化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为例 钱莹晶;夏春华;43-44
浅谈职校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刚文娟;45-46
思想政治
新媒体境遇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多维建构 谭作强;47-48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刘晓林;谷雅琼;于惠钧;49-50
立德树人、科教结合 做好大学教育工作 史长亮;51-52
从央视《道德观察》看媒体如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田静;魏榛;53-54
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陈文君;55-56
学生教育
试论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反思及对策 贾超;57-58
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周冬婉;凃玲英;59-60
多途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李培琴;61-62
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韦金凌;韦丽林;63-64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袁瑛;65-66
专题研讨
国外问题导向学习法(PBL)的发展趋势分析 施应玲;孟雅儒;胡梦淇;67-69
ELF国际通用语英语对高职中外合作英语教学的启示 陆青亿;70-71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研究 于淑兰;72-73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实施情况调查与效果分析 聂忆华;钟新谷;74-75
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与课堂教学之比较 温建明;76-77
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洪树权;78-79
认知视角下英汉商务新闻标题中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蒋丽平;80-81
实验室背后的价值观——理工科学生的个案研究 卢晶晶;方喜红;82-83
英美语言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王成胜;84-85
医学教科书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朱秀芳;袁博翔;86-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人才战略的重要性 杨玉鹏;陈兵;田俊龙;89-91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某高校调查的Logistic回归实证 白蓝;92-94
吉林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状及特点研究 魏薇;赵润;95-96
我国部属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形成及效果分析 高宇;97-98
教改创新
统计学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张美娟;99-101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 陈国平;南余荣;闫翠萍;102-103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改革新思维 李祖喜;104-105
基于多学科融合进行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伍冯洁;黄文恺;106-107
基于cMOOC的高校虚拟地理环境教学模式改革 宋根鑫;翟石艳;潘少奇;108-110
案例教学法与《国际投资与信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铁山;贾莹;徐玲;111-112
“燃料与燃烧”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周松;113-11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范三红;李晨;115-116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实践课程改革研究 钟廷勇;杨珂;117-118
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徐鼎;李群;119-120
从激发学习动机探讨护校学生课堂教学改革 陈欣欣;王仙;121-122
地方工科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郑重;聂磊;123-124
“慕课”时代“锅炉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李芳芹;孙坚荣;李彦;125-126
基于CDIO认证背景下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秦庆东;伍玉娇;凌敏;127-128
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赵爱文;129-130
“照明工程”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周朕;131-132
基于DACUM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开发与改革 向楠;133-134
探索与实践
文科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社会学专业为例 罗大文;135-139
基于阶梯式项目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高宏伟;杨慧英;于洋;陈亮;宋建辉;140-142
“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韩艳铧;143-146
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魏春梅;147-148
关于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探讨 詹斌;逯一辰;郑莹;陈宇琨;149-150
EDA及FPGA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王凯;周德新;崔海青;151-152
基于加强创新能力的校企合作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邵阳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周东一;袁文华;石楚平;肖飚;153-154
基于多课程协同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马列;张瑛;王丽君;155-1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曾玩兰;157-158
中职“5+1”课堂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邱国声;159-160
教法研究
环境工程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为例 李洪枚;161-163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张君华;164-165
普通生物学实践教学探究 汪波;李文芬;颜亨梅;166-167
《数字图像处理》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陆铖;马蓁;168-169
计算机专业《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教学研究 何丽莉;胡成全;白洪涛;170-171
归纳法和演绎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赵丽;172-173
浅议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负功能及其消解对策 郭蕊;174-175
专题教学模式在“中国哲学史”课程中的运用 晋楠;176-177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等数学教学研究 潘洁;许峰;178-179
“模拟电子线路”中结合数学物理内容的教学方法探索 方贺男;陶志阔;180-181
《Spring+Struts+iBatis程序设计》课程的游戏案例教学法 林淑飞;182-184
将MATLAB引入重积分教学的探究 翟术英;185-186
儿童玩具包装文字设计方法研究 刘显菁;187-188
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探讨 罗建让;张媛;189-19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讨 袁运浩;葛洪伟;杨金龙;罗晓清;191-192
化教为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重庆北碚野外地质综合实习为例 冯明友;刘小洪;夏青松;193-194
统计学项目教学法应用与实施效果评价 吴振荣;袁海;195-196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白静;197-198
河北开放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以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双园”模式为例 许桂友;牛建丽;卢闽江;199-200
内燃机课程教学的去同质化思考与设计 张袁元;辛江慧;张雨;陈茹雯;刘国兵;201-203
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杨家兴;熊万民;204-205
案例教学法在保险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的运用与思考 刘妍;206-207
提高基层进修医师胎儿超声心动图教学效果的探讨 刘典美;邵伟光;208-209
课外兴趣小组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梁宇恩;张宪乐;210-211
教师观点
高校学生上网常见安全事故成因及对策 刘康富;杨丹妮;212-214
中德合作国际班《C语言程序设计》全英语教学心得 卢菁;徐伯庆;陈家琪;孙国强;215-216
机械类专业“测试技术”课程的国际化发展思考——吉林大学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测试课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王超飞;孙裕晶;杨建丽;陈小奇;217-220
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存在问题与成因探析 郭存亮;221-222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中的晶体缺陷 徐香;刘清芝;代辉;王强;223-224
探究影响高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习得效果的因素 徐思思;225-226
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与思考 焦国盈;裴苹汀;吴国云;庞进;李俊;227-228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 金子煜;229-230
“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之我见 刘恩栋;夏世斌;231-232
从一道例题谈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吕翠华;233-234
新形势下对中职教学的一些思考 张敏夫;235-237
职业教育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四阶段”培养体系及措施探讨 胡昌建;238-239
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何秀娥;240-241
基于信息能力的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研究 代晓岚;242-243
课证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创新——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孙银忠;张蕴;244-245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唐丽兰;246-248
协同创新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以汽修电子专业为例 杨燕;杨伟钧;陈援峰;249-250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曾武勇;251-252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识图》教学探究 张新虎;253-254
职高英语教学中的自信心培养 于英;255-256
AT89S52单片机在电子保险箱中的应用 郭能强;257-259
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王丽;260-261
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全过程量化考评探索 崔艳萍;张卫清;潘鲁萍;262-263
实验平台
近代物理实验对提高地方高校师范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研究 代清平;周勋;韦俊;264-265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特点、问题与对策研究 黄晓军;266-268
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曹燕;潘梅;陈天明;269-270
基础教育
高中语文活动课研究现状 宋鸿;271-272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初探 林琳;273-274
生物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刘劲松;275-276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巩固环节的作业设计问题 蔡晓程;277-278
多管齐下 培养儿童阅读兴趣 谢慧玲;279-280
探究农村小学生作文文本能力的提高 马善梅;281-282
游戏教学促进中班数学认知的行动研究 范艳红;283-284